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年代:传奇之路 > 第三百四十章 李加一的排面,扩编,名额

第三百四十章 李加一的排面,扩编,名额

第三百四十章 李加一的排面,扩编,名额 (第1/2页)
  
  “爷爷,您说这个干什么啊!感觉到怪怪的。”李加一挠了挠头说道。
  
  “行,爷爷不说了。”
  
  老爷子心里有一杆秤,这个根本就不需要说出来。
  
  看着李加一这次是吃了点亏,但实际上他一点没有吃亏。
  
  当然,主要是李加一并没有感觉自己吃亏,他最不缺的就是钱。
  
  大哥结婚,他点钱怎么啦?
  
  不要忘了,他实际上并不是这个家里的人,而这个家却没有把他当外人。
  
  从小到大,他享受的都是最好的,最起码在这个家是最好的。
  
  所以说为这个家多少钱都不为过。
  
  就比如说大哥吧!本来是老李家的长子长孙,但待遇还不如他这个捡来的孙子。
  
  这么说吧!如果没有李加一,那么从小到大这些待遇都会落在他头上。
  
  所以李加一从来就没有想过什么亏不亏的,只要他还在这个家里,那就是赚了大便宜。
  
  “爷爷奶奶,你们这次好不容易来趟城里,就多住一段时间,我陪您二老在城里好好转转。”
  
  “你这孩子,你应该好好上学,陪我们干什么?再说了,家里还养了那么多鸡鸭还有猪,不能一直让别人帮忙照顾。”奶奶说道。
  
  “没关系的奶奶,我可以请假,至于说家里养的东西,就让别人帮忙照顾一下呗,到时候给他们点东西就好了。”
  
  李加一并没有说给钱,因为这样感觉太俗,而且给东西可是比给钱更好啊!
  
  因为在农村,很多东西是买不到的,比如一些布料,一些需要票才能买到的东西。
  
  “是啊娘,您跟爹好不容易来一趟城里,就住一段时间吧!至于家里,就交给我和爱国。”大娘连忙说道。
  
  “对对对,交给我们就行。”
  
  其实李加一是多想和爷爷奶奶待几天,在老家不方便,而且他回老家就是忙。
  
  但在这里不一样啊!他也没有什么可以忙的,爷爷奶奶也没有什么事。
  
  “爹,娘,你们就留下一段时间吧!”叶欣这时候也说道。
  
  看大家都这么说,老爷子想了想说道:“那好吧,那我们就住几天。”
  
  “嗯嗯!”
  
  第二天,大伯大娘就回去了,包括村里过来的人。
  
  爷爷奶奶倒是留了下来,而且就住在李加一屋里。
  
  至于李加一,当然是另外找了个房间住。
  
  他家的房间还是挺多的,只不过另外两个房间一直没有住人。
  
  这样的房间当然不能让爷爷奶奶住啊!所以李加一就收拾出来一间自己先住着。
  
  反正也是临时住几天,所以能住就行。
  
  至于大哥和嫂子孙庆敏,他们住在十五号院,也就是大哥分的那两间房子。
  
  而嫂子分的两间房子,暂时给孙庆梅住了。
  
  这房子还是大嫂孙庆敏的,因为也是以她的名义分的。
  
  至于说孙庆敏,今年毕业也要去上班了,等她上班以后,同样有资格分房。
  
  李加一没有去上学,他马上就毕业了,这个时候去不去学校都无所谓。
  
  这不,一大早李加一就把三轮车收拾好了,而且是带棚子的那种。
  
  虽然是阳历四月份,天只是刚回暖,其实还是很冷的。
  
  李加一今天要带着爷爷奶奶出去转转。
  
  所以在大伯大娘离开,老爸老妈也上班以后,李加一就带着爷爷奶奶出了门。
  
  “大孙子啊!你这不去上学行吗?”奶奶问道。
  
  李加一回头看了一眼奶奶微笑着说道:“奶奶,您就放心吧!我这马上就毕业了,这个时候去不去都无所谓,而且我在学校可是有特权的,随时可以逃学的特权。”
  
  “啥,逃学还有特权?”奶奶不可思议的问道。
  
  “是的奶奶,而且我是唯一一个。”
  
  “这……”
  
  有点颠覆老太太的认知,因为在奶奶眼里,逃学都是坏学生的标志。
  
  而她知道自己大孙子可不是坏学生,不但如此,还是学习特别好的好学生。
  
  “奶奶,其实是因为我早就把学校的课程学完了,所以老师才给的特权。”
  
  听到李加一这么说,老太太明白了怎么回事,说道:“还是我大孙子厉害。”
  
  “葫芦,冰葫芦。”
  
  “滋……”
  
  李加一把三轮车停下,喊道:“来三串葫芦。”
  
  “好嘞。”
  
  冰葫芦五分钱一串,这个价格怎么说呢!不算贵,但也真不便宜。
  
  李加一把钱付了,就分别递给爷爷奶奶各一串,自己也拿了一串。
  
  “你这孩子,你自己吃就行了,我跟你爷爷都多大年纪了,还吃这个。”
  
  “奶奶,为什么不能吃,不管您和爷爷多大年纪,在我眼里,您二老什么都可以吃。”
  
  奶奶虽然没有说什么,但脸上的笑容可骗不了人。
  
  “爷爷奶奶,今天先去故宫吧!”
  
  “你看着安排就行,现在我和你奶奶是跟着你出来玩。”
  
  “那就去故宫。”
  
  李加一把三轮车启动,很快就到了故宫这里,因为本来离的也不是很远。
  
  李加一在东华门附近找个地方把三轮车停下,然后给锁上,就带着爷爷奶奶去了正门。
  
  故宫这个时候已经开放,不过需要门票,只是门票的价格很低,只需要两毛钱。
  
  而且这个价格一直到八零年,八零年的时候涨到一块钱,然后从九十年代就一直涨。
  
  李加一的了六毛钱买了三张票就进去了。
  
  其实这个时候来故宫的人并不多,主要是一些外地来出差的人。
  
  本地人很少来这里,而且两毛钱在里面转一圈,很多人感觉到不值。
  
  但外地人比较稀罕啊!来这里出差,只要闲下来,第一个选择就是来这里看看。
  
  “这里就是故宫啊!真壮观。”爷爷说道。
  
  其实现在的故宫并没有后世看上去那么好,主要是现在很多地方都还没有修复。
  
  但这对老爷子和老太太来说,其实算得上壮观了。
  
  “爷爷,奶奶,我给你们照相吧!”
  
  “照相?”
  
  “对啊,我带了相机。”李加一说完就从书包里摸出一台照相机出来。
  
  他在米国可是零元购了五家大型商场啊!里面什么东西没有啊!
  
  “哈哈哈,好。”
  
  有了相机,老爷子和老太太整个人精神都不一样了,整个故宫到处都有二老的身影。
  
  有时候碰到人,还让人帮忙照,那就是三个人一起。
  
  “来奶奶,您喝点水。”
  
  虽然二老看上去精神很好,但李加一也怕他们累着了啊!所以时不时就让他们喝点灵泉水。
  
  这样的话,人就不会感觉到累,不但如此,还能让身体机能更好一些。
  
  一直在故宫待到中午,总算是把故宫逛了一遍,同样的,也拍了不知道多少照片。
  
  反正光胶卷就用了一盒多,要知道这一盒可是有十二卷啊!
  
  从故宫里出来,走路来到东华门这里,让二老上车,李加一就开着往前门而去。
  
  “大孙子,这不是回去的路啊!”奶奶说道。
  
  “奶奶,咱们不回去,我带你们去吃烤鸭。”
  
  “你这孩子,回去做饭吃不就行了,还要钱在外面吃。”
  
  “奶奶,来到这里,怎么能不吃烤鸭呢!再说了,又不了多少钱。”
  
  李加一最不缺的就是钱,能钱解决的问题,在他这里根本就不算问题。
  
  “行了,你就听大孙子的吧!现在是大孙子带咱们出来玩。”
  
  “那好吧!”
  
  很快三轮车就来到全聚德这里,李加一把三轮车停好,锁上,就带着爷爷奶奶进去了。
  
  随便找个没人的位置,李加一扶着爷爷奶奶坐下。
  
  这时候过来一名跑堂,问道:“几位吃点什么?”
  
  “来这里当然是吃烤鸭了,给我们来两只烤鸭,鸭架做汤。”
  
  “好的,请稍等。”
  
  “爷爷奶奶,您二老先坐,我去把钱付了。”
  
  “嗯!去吧!”
  
  在全聚德吃烤鸭不需要给票,但价格很贵,一只烤鸭需要八块钱。
  
  但确实很值,因为还有很多的配菜和配料,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不需要票。
  
  很快李加一付完十六块钱回来,看着老爷子问道:“爷爷,您喝点不?”
  
  “不用了,今天出来玩,就不喝了,晚上回去再喝。”
  
  “那也行。”
  
  一顿烤鸭吃的很过瘾,就是等的时间太长,从进来到吃上,差不多有一个小时。
  
  吃完饭以后,也没有再去什么景点,就在前面这里逛了起来,包括大珊栏。
  
  虽然没有逛景点,但各种各样的小吃却没有少吃。
  
  还好这里的小吃大部分都不需要票,就算是需要票的,李加一也不缺这玩意。
  
  反正让二老高兴坏了,感觉到一辈子都没有吃过这么多好吃的。
  
  看着二老高兴,李加一也高兴啊!他带二老出来,不就是让二老高兴吗!
  
  接下来几天,李加一带着二老去了天坛,地坛,钟楼等等地方。
  
  星期天李加一回老家收物资,那就由家里人带着二老出来。
  
  因为照相机的原因,二姐是最兴奋的。
  
  一直在城里待了半个月,老太太实在是待不下去了,主要是担心家里。
  
  李加一想着等星期天去收物资的时候送他们回去都不愿意,非要早点回去。
  
  而且李加一要送他们,还是不同意,非要自己坐车回去。
  
  没办法,李加一只能把他们送到公交车上。
  
  反正又不用走路,倒是没有什么不放心的。
  
  在爷爷奶奶坐上公交车以后,李加一也没有去上学。
  
  这一段时间陪着爷爷奶奶玩,他也没有时间给几个厂里送物资。
  
  现在爷爷奶奶回去了,要赶紧给补上啊!这不,直接就去厂里开车去了。
  
  用了一上午的时间,李加一给第三轧钢厂送了两车。
  
  一车猪肉和牛羊肉,一车鸡鸭和鱼。
  
  中午在空间里随便吃了点,下午又给第五轧钢厂送了一车猪肉,两万斤。
  
  与此同时,爷爷奶奶也坐车来到了流村公社这里,并且在公社西头找到了六爷爷的牛车。
  
  “六哥,来,抽支烟。”老爷子连忙递上一根烟。
  
  “你们这是从城里回来了?”六爷爷微笑着接过烟问道。
  
  “嗯,回来了,大孙子太孝顺,天天带我们出去玩,出去吃,了不少钱。”老爷子虽然嘴上这么说,但不是没有显摆的意思。
  
  不过他们非要回来的原因,也确实因为这个。
  
  这半个来月,李加一带他们出去玩,出去吃,的钱确实有好几百。
  
  要知道去的可都是一些大饭店啊!吃饭都是死贵死贵的。
  
  其实很正常,这个时候,不需要票就可以吃的饭店,就没有便宜的,要知道整个帝都也只有十几家这样的饭店啊!
  
  李加一带爷爷奶奶出去吃饭,当然是吃最好的啊!就连老莫都去了一趟。
  
  可想而知了多少钱,这也是让爷爷奶奶非要回来的原因。
  
  “老根叔这以后可享福了,而且孙子还有本事。”一名年龄和老爷子差不多的妇女说道。
  
  “那是,老根叔和婶子一看就是有福的人。”另外一名妇女说道。
  
  “对了婶子,加一怎么没有送你们回来啊?”
  
  老太太微笑着说道:“要送的,但我们没有同意,加一现在还在上学,因为陪我们两个,已经请了很长时间的假了。”
  
  “对啊!加一还在上学呢!”
  
  然后老太太拿出一些大白兔奶,给每个人都分了几颗。
  
  “婶子,这次去城里,有没有好好逛逛?”一名妇女问道。
  
  “都逛了,还拍了很多的照片。”
  
  “噢!是吗!来让我们看看。”
  
  “行。”老太太说完把一个包打开,里面全部都是照片。
  
  看到这么多照片,这些妇女一个个都惊讶的说不出话。
  
  “婶子,这么多照片,这要多少钱啊?”
  
  “这些不钱,我大孙子有照相机,都是自己照的。”老太太笑着说道。
  
  其实这个年代洗照片可不便宜,一张照片就要五毛钱,李加一是担心爷爷奶奶怕钱,才说这些不要钱。
  
  相机和胶卷他不缺,但洗照片还是要找人洗的。
  
  “这……这得有好几百张吧?”
  
  “是的,一共有六百多张。”
  
  就这六百多张,还是经过挑选的,要不然会更多,有一些拍的不是很好的,李加一就没有要。
  
  “哎呀!咱们一个村里,一辈子都没有拍过这么多照片吧!”
  
  老爷子和六爷爷在旁边抽着烟聊天,六爷爷忽然拍了拍老爷子的肩膀说道:“没想到啊!咱们村里最先享福的是你。”
  
  “六哥,你也不是一样。”
  
  “哈哈哈,对对对。”
  
  要知道他虽然无儿无女,但小一辈对他都很孝顺,可以说现在已经过上了养老生活。
  
  而他每天只需要赶着牛车往返公社一趟,不说吃不完用不完,也差不多。
  
  不但如此,逢年过节,李加一同样会有一份孝敬送上。
  
  这也是老爷子说他不是一样,他大笑的原因。
  
  要知道整个村里,能让李加一送上孝敬的,除了李老根一家,他是唯一的一个。
  
  “这臭小子以前还坐我的牛车,现在自己有车了,连我的牛车都不坐了。”
  
  “那是因为你的牛车太慢。”
  
  “也对。”
  
  李加一这边,又了两天的时间,终于把几个厂长的物资给送完了。
  
  整个四月也过去了。
  
  时间来到了五月,今年的劳动节就放了一天假,因为很多工厂都在扩大。
  
  现在正是忙的时候,放一天假,也没有办法回老家。
  
  首先扩大的一批工厂,就有毛纺厂,第三轧钢厂,第五轧钢厂,红冶钢铁厂,以及机修厂。
  
  面包厂并不在第一批扩大的名单内,主要是因为三年困难时期刚过,面包厂就已经扩大一次。
  
  虽然如此,面包厂扩大也是必然的,只不过不是第一批而已。
  
  毛纺厂要扩大到两万人,而毛纺厂现在有一万六千人左右,也就是说,还有招收四千人左右。
  
  与此同时,毛纺厂的级别也提了半级,达到副部级企业单位。
  
  直属工业部,是目前帝都唯一一家副部级企业单位。
  
  红冶钢铁厂扩大到一万两千人,目前有职工八千多人,差不多要招收三千多人。
  
  同样的,红冶钢铁厂也提了半级,达到正厅级企业单位。
  
  第三轧钢厂,第五轧钢厂,从原来的五千人左右,扩大到七千人。
  
  级别不变,还是正处级企业单位。
  
  机修厂也从一千多人,扩大到三千人,同样的,级别不变,还是正处级企业单位。
  
  而李加一这一圈下来,手里多了四十个工作名额。
  
  其中三十个是进厂名额,十个正式工名额。
  
  至于说什么是进厂名额,就是可以不参加考核,直接进厂,但要从学徒工干起。
  
  正式工名额就比较好理解了,那就是进了厂就是正式工。
  
  正式工是正式工,但跟有等级的职工没办法比,因为正式工的工资只有二十七块五,而一个有等级的职工,哪怕是最低的一级工,一个月也有三十三块钱。
  
  因为帝都这个地方属于六类地区,一级工的工资起步就是三十三。
  
  当然,这四十个名额可不是一个厂的,毛纺厂有十五个,五个正式工名额,十个进厂名额。
  
  红冶钢铁厂给了十个进厂名额,没有给正式工名额。
  
  不是不给,而是李加一没要,因为红冶钢铁厂离城太远。
  
  第三和第五轧钢厂分别给了五个进厂名额和一个正式工名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