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 第254 人们大会堂的盛典

第254 人们大会堂的盛典

第254 人们大会堂的盛典 (第2/2页)
  
  说话的功夫,两人已经来到超算网络组的实验室门口。
  
  不止是超算网络组的成员,还有01型操作系统那边网络协议栈开发组的人也在,显然已经经历过一番讨论。
  
  见他和王绶觉进来,众人纷纷上前道:
  
  “李顾问,您既然提出了光纤更好,我觉得我们可以试着研究研究,不行再换回双绞线。”
  
  “没错,现在的双绞线反正也满足不了研究的需求,都是研究,不如直接研究光纤,让我们做出的超算更加强大。”
  
  “或者我们先以光纤研究为主,双绞线研究为辅,要是光纤研究不成,再专心研究双绞线。”
  
  ……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各自表达着自己的意见。
  
  从他们的表情不难看出,多数人都对光纤的研究信心满满。
  
  光纤的发展历史甚至比双绞线还早些,可以追溯到1870年大婴物理学家提出的光线可以在弯曲的管道中通过全反射原理进行传输的概念。
  
  第一条光纤的发明时间是在1887年,但仅仅只能在实验室中应用,直到1966年,一个大婴籍华裔发表了一片论文,提出了利用光纤进行信息传输的可能性和技术图集,才揭开了光纤通信的新时代。
  
  然而,光纤通信的实用化和商业化,又经过了20年的时间,才被一家小日子的电报电话公司完成。
  
  按道理来说,其实光纤技术也不是不可以实现。
  
  李暮沉吟片刻,看着周围一双双等着他来注意的眼睛,道:“研究光纤也不是不行,不过它的成本和双绞线比起来有很大的差距。”
  
  “比起双绞线,光纤的设计、制造、布线以及维护都相当复杂,还有材料,采用的玻璃或塑料都需要特殊的纯度和工艺。”
  
  自从上次在超导磁体上犯了错误后,现在李暮可谓是相当谨慎。
  
  “这确实是个问题。”一旁的王绶觉点了点头,道:“不过我觉得也不用那么保守,万一成了呢。”
  
  听到他的话,李暮环视了一眼周围,间众人都是斗志满满的样子,也没有给他们泼冷水,道:“好,那就先以光纤为主,研制光纤传输。”
  
  ……
  
  说干就干。
  
  决定了调整方向后,李暮立刻召集超算网络组和01型操作系统网络协议栈开发组的组员们,在会议室里开了一个简短的会议。
  
  首先,肯定是要向众人说一说怎样实现光纤技术。
  
  光纤主要有石英玻璃、塑料和硅基材料,每种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应用领域。
  
  石英玻璃光纤是后世最常见的光纤,在通信、测量仪器、医疗、工业等领域应用应用广泛。
  
  塑料光纤光纤具有比玻璃光纤更低的折射率和安全性能,且生产成本更低,但材料容易被污染,且使用寿命和传输距离都较短。
  
  李暮更中意的是硅基光纤,这种材料采用硅及其衍生材料制作,光学性能稳定,传输损耗小、寿命还长,在高速通信、计算机数据中心、生物医学、激光测量等领域的表现极为出色。
  
  唯一的问题,大概就是技术更难,成本更高。
  
  但这在坐在会议室内,一群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的研究人员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李暮先简单地介绍了三种光纤,然后纤细地分析了他们的优劣,再又经过大家一致同意后,将重点放在了硅基光纤上。
  
  他继续道:
  
  “硅基光纤的制作,其实和半导体制造技术具有一定的兼容性,它是将光的产生、调制和检测等光学功能集成到硅中。”
  
  “那么我们要怎么实现这一项技术呢?硅波导、调制器和光电探测器,是重中之重。”
  
  “硅波导在芯片内限制和引导光,调制器控制光的强度和相位以进行数据编码,而光电探测器则将光转换回电信号,从而完成通信电路。”
  
  ……
  
  硅基光纤的出现,是20世纪90年代随着硅基光子学研究的深入,以及后来发展的弃光器、调制器、光开关、探测器等有源器件,才被逐渐应用开来。
  
  总的来说,它是一个技术积累后的成果,难度可想而知。
  
  但即便如此,听完李暮和报菜名一样念出一大堆需要突破的技术和研究的器件的时候,也没有一个人眼中出现畏难之色。
  
  开完会后,众人立刻动身,投入到研究当中。
  
  ……
  
  时间一晃而过。
  
  四天后,到了国家最高科技进步将颁奖大会举行的日子。
  
  提前一天,吴有望便给李暮以及王绶觉、黄新华等人都批了假,让他们好好准备参加今天的盛会。
  
  人们大会堂前,十步一岗,五步一哨。
  
  除了受邀的宾客以及前来采访的记者们,没有任何能过轻易地靠近此处,哪怕是路过多看两眼都会引起警卫的注意,安保工作可谓严格到了极致。
  
  由不得他们不保持高度警惕。
  
  今天到场的人几乎囊括了夏国最顶尖的那一小撮科学家,但凡出现一点的问题,都会让国家的发展遭受不可挽回的损失!
  
  ……
  
  李暮坐着车,和吴有望、王绶觉还有黄新华等人一起过来。
  
  刚刚下车,便听到身后有人和他打招呼:“李顾问,好久不见了啊,最近又忙着搞什么大研究呢。”
  
  回头一看,是农研所的魏全功,还有前不久才见过的米胜华、袁培业等人。
  
  “魏所长,您这话说的可不对,研究哪有大小,都是为国家做贡献嘛。”李暮笑着答道。
  
  话音刚落,一旁看到李暮在这里,小跑两步过来的赵中耀道:“说得不错,研究不分大小,咱们都是为祖国的科学事业添砖加瓦的水泥工。”
  
  其他众人也不由纷纷出声赞同李暮的说法。
  
  没一会儿的功夫,他的身边便聚集了一大批人谈天说笑,严佩林、叶朱培、申中益、张国英……还有一大批半导体、计算技术、机械工程等领域的专家和教授。
  
  看得负责安保工作的警卫们一阵紧张,连忙上来询问情况,众人才一边继续聊着天,一边向人们大会堂里走去。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